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。換熱器是化工、石油、鋼鐵、汽車、食品及其他許多工業部門的通用設備,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從1993年阿法拉伐在中國生產第一只板式換熱器開始,換熱器已經在家用空調、多聯機、中央空調、冷庫等產品中發揮著自己獨特的換熱作用,并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。高效、節能、環保已經成為整機市場主流趨勢,在現有換熱器產品的基礎上,板式換熱器價格未來的換熱器的發展將整機發展趨勢,迎來哪些技術突破,市場突破?
據統計,在現代化學工業中換熱器的投資大約占設備總投資的30%,在煉油廠中占全部工藝設備的40%左右,海水淡化工藝裝置則幾乎全部是由換熱器組成的。對國外換熱器市場的調查表明,雖然各種板式換熱器的競爭力在上升,但管殼式換熱器仍占主導地位約64%。
近年來,隨著我國石化、鋼鐵等行業的快速發展,換熱器的需求水平大幅上漲,但國內企業的供給能力有限,導致換熱器行業呈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,巨大的供給缺口需要進口來彌補。
(1)品牌集中
目前國內家用空調兩器市場品牌集中度相當高,做得比較成熟的主要有江蘇常發和浙江康盛兩家企業。其中,常發公司主導產品是“常發”牌冰箱、空調用蒸發器及冷凝器。經過近十年的技術積累,常發已經擁有1300多個品種的蒸發器及冷凝器,年生產能力達3000萬多套。康盛則擁有冷柜和空調用冷凝器、蒸發器等各種換熱器產品,康盛現在各類蒸發器、冷凝器的年生產能力達5000余萬件。
(2)積極拓展海外市場
從2007年開始,主要整機生產廠家已經開始換熱器產品自供,這就使得專業生產換熱器的企業不得不尋找其它銷售市場。國內銷售市場的再次收緊,更多的換熱器企業將目標放在了海外市場。沈氏換熱器銷售總經理方彥說:“沈氏已經把市場開拓到國外,其中沈氏換熱器主要出口到歐洲、美洲、非洲,而且每年出口額占到公司內部銷售額的30%。”廣州聯合的阮工也表示:“廣州聯合的銷售戰略是全球銷售,出口市場也占不少,主要洲和東南亞。”積極開拓海外市場,幾乎是換熱器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市場轉型。
(3)尋新原料望標準化
由于原材料成本高企,尋求新的替代原料,實現標準化量產成為很多換熱器廠家轉換成本、降低價格的重要手段。目前家用空調的換熱器產品早已實現量化、標準化生產。據了解,由于銅的價格波動比較大,在家用空調中,也已開始了銅鋁復合材料的使用,這樣會降低生產成本,但對于整機產品的換熱率而言行業內還是有很大的爭議。
對于商用空調換熱器產品的標準化,沈氏換熱器的方總客觀的總結套管式換熱器劣勢:“第一:套管式換熱器沒有實現標準化生產,導致換熱器生產成本很高;其二,由于有套管,使得換熱器產品本身結構有,決定其冷凝、蒸發效果不好,尤其是在大型系統中;第三:銅的占比太大。”而現在,沈氏為了克服套管上述缺點,已經開發了第二代換熱器產品—管式換熱器,管式換熱器與套管換熱器相比,耐寒防凍,同時克服了套管式換熱器不能批量生產的特點,管式換熱器能實現批量生產,價格也相對低廉。由于管式換熱器還是新產品,還處于市場推廣階段,中小企業用的比較多,大企業還在推廣,比如美的、格力等。方總還認為未來換熱器的發展趨勢是規模化、小型化、高效替代銅產品。
2016年換熱器行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,2020年實現由換熱器生產大國邁入世界換熱器強國的行列的奮斗目標,為加快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做出貢獻。產品精度、性能、壽命和可靠性達到同期國外大公司同類產品水平,重大裝備配套換熱器實現國產化:設計和制造技術達到同期圈外大公司水平,有一批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;有3-5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知名品牌、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;行業生產和銷售總規模位居世界前列,有2-3家內資控股企業進入世界換熱器銷售額前10名;行業生產集中度達到80以上。
以上都將為換熱器行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未來,國內市場需求將呈現以下特點:對產品質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如環保、節能型產品將是今后發展的重點;要求產品性價比提高;對產品的個性化、多樣化的需求趨勢強烈;逐漸注意品牌產品的選用;大工程項目青睞大企業或企業集團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