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式換熱器:燃燒換熱系統的改造原設備采用光筒燃燒換熱器,尺寸較小(Φ800mm×2000mm),無散熱筋片,更致命的缺陷是沒有外筒,僅以其所處燃燒筒與爐體外殼之間的空間(4·8m×2·4m×2m)為空氣流換熱通道。根據流體力學原理:在管道內高速流動的氣體,其流速隨管道截面面積的增大而減小。因而此處空氣流速極低,筒體高溫熱量無法被氣流有效帶走,換熱效率低下,工作時燃燒筒壁蓄積溫度長時間高達800℃以上,導致換熱筒高溫變形開裂,早期失效報廢。原燃燒煙氣排出裝置為矩形管道,直線設計、途經較短,火焰燃燒后高溫煙氣中所含的熱量未被充分利用就很快被排出,其出煙口溫度可達600~700℃,導致油耗過大,熱效率降低。
因此從以下3方面進行了改造。
1)重新設計燃燒換熱器 采用高效肋片式圓筒換熱器,外形尺寸Φ1000mm×3000mm,在燃燒內筒外表面、端面、出煙口側等基本散熱面上加裝足量的導熱肋片,尺寸100mm×35mm×6mm。為加強循環氣流擾動,減少通道內層流底層的熱阻,采取錯落間隔較密集地布置肋片方式,最大限度地提高內筒的換熱效率。
2)加裝換熱器外筒 用鋼板將燃燒內筒整體、排煙管道及部分煙氣出口實行仿型包覆,綜合考慮循環氣流流量、流速、進出口位置,采用50~130mm為熱交換循環氣流通道間隙,并在外筒體表面加設保溫層。
3)將原直形煙氣管道改為多排圓筒雙層折返形式 在煙氣適宜的流速下,延長煙氣在換熱器外筒內的經過時間,使煙氣余熱盡量傳遞給循環氣流,提高爐子熱效率。同時在排煙管道,排煙柜體上布置散熱肋片,數量達千余片,并使排煙管道整體埋置于爐頂保溫層與回風管道之間。